聰明人都應該學會的活用筆記本三步驟

筆記本的愛用者中,有些人的頁面設計運用令人驚艷。只要參閱本書一開始的彩頁圖片便可知道,有人在整面繪製了圖案,有人圖文並茂地留下了旅行筆記,令人為之嚮往。
如果是工作筆記,也許不必像他們那樣將美感發揮到如此極致的地步。光是在純粹以黑筆記錄的頁面上稍稍加點顏色或小插畫之類的,就足以讓筆記本的魅力倍增。
其實,這樣賞心悅目的筆記本還有一項優點。那就是讓重要訊息「突顯」的效果。重要和普通的記錄看起來若是沒什麼分別,就非得一一瀏覽過濾才能知道內容。然而只要我們稍稍加點顏色,為資訊做條捷徑,整本筆記本的便利性將大為不同。
活用本章為各位介紹的三階段活用法,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利用空檔迅速在筆記本上記錄,同時整合這些資訊的美觀與機能。首先,讓我們簡單看一下這三個步驟吧。

步驟1 讓「全方位記錄」成為習慣
為提高筆記本的可用度,只要是所需資訊,不分大小全都完整記錄下來,務必達到「筆記本全都記住了」的狀態。
步驟2  「每日審閱」增加方便利用的資訊
每天花個十五分鐘「重新審閱」,加上新的註解,讓當天取得的訊息可以有效利用。這就是裝飾筆記本的步驟。分類資訊、加上標籤,讓重要內容突顯出來。
步驟3 「每週重新審閱」讓筆記訊息永續化
每週一次,花點時間詳閱筆記,確認一下是否有任何重要事項被遺漏,或有哪些點子可以和其他資訊相結合,盡可能達到筆記本的深度利用。甚至更進一步將筆記本中的重要頁面數位化,以便在平日工作的電腦上也能再次確認。

最後附加一個小步驟,當一本筆記本使用完畢時,可以花點心思,方便將來檢索資料。打個比喻,就是讓筆記本畢業升級的步驟。

相信你也注意到了,這三個步驟是以「馬上記錄」、「一天一次」、「一週一次」的時間間隔來區分。同時,還包含了「記錄資訊」和「重新審閱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筆記本使用方式。要讓筆記本兼具美觀與功能性,當然很費工夫。不過,若能像這樣依步驟分段進行記錄,使用上將會更輕鬆愉快。
透過全方位記錄法,你的筆記本現在應該已經填入許多資料,通過了第一步驟。
那麼,接著就來看看關於第2、3步驟的具體方法吧。

「每日審閱」突顯重要資訊
就算透過全方位記錄,將自己關心的資訊或想記憶下來的事項全都寫進了筆記本裡,還不能就此高枕無憂。其實真正的樂趣現在才要開始。也就是在第2步驟將擷取到的各項資訊進行一些加工程序,讓你更方便活用。
每天請至少撥出十五分鐘的「筆記本時間」,來進行這個步驟。暫時將手邊的事務擱置一旁,關上電腦,盡量在不被其他事干擾的情況下,和筆記本來個一對一的接觸。

如果全方位記錄屬於「事前蒐集資訊」的階段,那麼接下來每天筆記本的「三階段活用法」「筆記本時間」,就是1)補充不足的資訊,(2)再次思考資訊意義的階段,例如,見到臨時草草記錄下來、尚未整理到行程中的部份時,就先將那些「回收」起來。或是因為時間不足,只能粗略記下大綱的事項,請務必在記憶變得模糊之前先將它補足。
藉由這個步驟,讓擷取到的資訊內容更充實,提高它的價值。這就是「補充不足資訊」的層面。

同時,還可以補充記錄當下疏忽的部份或未注意到的重要想法,畫下引線,或以顏色註記等方式來強調,讓資訊突顯出來。至於那些想避免和其他瑣事混雜一起的重要內容,可以採用後面為各位說明的「索引標籤」、「分門別類」、「符號識別」等技巧來加工修飾。如此一來,就能增加筆記頁面的個性與特徵,也就是「再次思考資訊意義」的層面,將這些步驟概念化,就如同下圖一樣。原本在全方位記錄階段中未經修飾補足的資訊,經過加工後,就能讓「重要事項的重要之處突顯出來」。
要短短的十五分鐘,就會讓你的筆記本產生戲劇性的變化。


每日審閱的進行方法
那麼,實際來看看進行每日審閱的步驟吧。首先需要的,是撥出完全不受干擾的十五分鐘,再來是備妥幾樣作業進行中所需的文具用品。
1. 時間:十五分鐘左右
2. 筆記用品:平常使用的筆之外,色筆、螢光筆等
3. 文具:便利貼、標籤貼紙、隱形膠帶(mending tape)等
這些每日審閱要用到的筆類文具用品,最好與平時隨身攜帶的分開準備,以免每次使用時都得東翻西找。
審閱的順序本身並不是那麼重要,但若要區分成(1)補充不足的資訊,(2)添加必要的加工修飾這兩個作業來思考的話,建議依照下列流程進行。

第一階段 補充不足的資訊
詳細閱讀今天在筆記本上記錄的事項,確認是否有哪些部分資訊不足,或哪些只是概略寫上重點,事後會不會有看不懂的疑慮等。若要讓筆記內容更加流暢易懂,此時便可適度加以補充,此外,若有預先留下來打算貼相片的空位,也可以在這個階段補上標籤貼紙。

第二階段 資訊的同步化

思考一下,筆記本裡是否有哪些資訊必須移轉到行事曆或工作管理系統上?
筆記本雖然是捕捉所有資訊的一張網,但其中有些資訊不能就此置之不理。例如,約會或會晤行程應該放進行事曆,把「不能置之不理」的資訊整理出來。

第三階段 強調重要資訊
今天所記錄的資訊中,有哪些是日後很有可能派上用場的庫存資訊呢?
筆記本裡其實有很多浮動資訊,也就是短期之內或許很重要,但時間過後便失去利用價值的東西。例如,「下週一的會議議程表」這類訊息資記,下週一之前雖然很重要,會議過後就僅只是一筆文字記錄罷了。

相對於此,所謂的庫存資訊就是指那些存在價值將隨著歲月累積而增加的資訊。譬如書寫讀後心得的閱讀筆記,只有一本的時候看起來沒什麼,一旦累積到一百本時,就能清楚看出自己在閱讀上的偏好或擅長的領域。
庫存資訊就是筆記本中的「精華」。因此,最好事先以標籤、分類等方式讓它們由各個頁面突顯出來,或用色筆、螢光筆等顏色連結的方法來強調。
經過以上幾道程序後,筆記本裡補充了許多資訊,利用價值也會因此大為提升。換個說法,全方位記錄下的資訊就像是電影拍攝後的毛片,而每日審閱就是將一段段毛片加以剪輯,使得故事的敘述更為流暢。


「能幹的人」會做出自己專屬的手帳
筆者之所以建議讀者以自由度高的筆記本的第二個理由,正是第一個理由的延伸。萬用手冊的補充內頁無法依照每一位使用者的個性製作,除了寫起來不方便之外,還會讓思路受到框格的限制,舉例來說,有一種成功筆記本,它不只有筆記的功能,還提供那些不習慣寫下人生計畫或目標的人簡單易懂的架構,就這點而言,算是非常方便。

對那些把手帳拿來當成「記錄人生的小天地」的人而言,他人預設的框架,反而會造成困擾。
對某些人而言,採取由大到小的分類方式,把人生的終極目標、中程目標、短程目標寫進筆記本的方式,或許比較好理解。但也有人習慣先從現狀出發,再決定該朝著什麼大方向邁進,訂立目標的方法因人而異。若被手帳上的格式侷限,實在很不自由。
反過來說,敢於接受挑戰,用空白內頁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「手帳」的人,一定可以成長為具獨立思考,能想出自己專屬戰略的人。那些把萬用手冊運用到出神入化的人,也是運用了他們的想像力,想出了超越萬用手冊原本用途的好點子。能幹的人總是能做出專屬於自己的手帳。

選擇適合自己的日誌
一下子要從萬用手冊這類多功能手帳,切換到空白內頁或只有格線這類需要靈活運用的筆記本,確實不是件簡單的事。在這種情況下,不妨試著使用日誌,作為跨出的第一步。日誌依照其用途,有各種不同的款式。每種款式都有簡約的設計與豐富的筆記欄,並附有擴充內袋,可以充分發揮符合其自由精神的使用方式。

該選擇何種樣式的日誌,端看你在時間管裡上的需求嚴格或寬鬆與否。另外,行事曆上的說明只需要一行,或同時需要筆記欄,也會產生不同的選擇。關於日誌的種類,先介紹幾款代表性日誌的使用方式。


橫寫式週記(Weekly Horizontal)
一個跨頁代表一整週,因為是橫式格線故名為橫寫式週記。適合時間束縛較少,但是記錄每天預定行程與計畫時書寫字數較多的人。此款筆記本的特色是可以從一週的某天畫箭頭連結到另一天,進行跨日的記錄。

直寫式週記(Weekly Vertical)

一個跨頁就是一整週的時程表,由於書寫方式是按照時間順序由上往下寫,因此取名為直寫式週記。由於預定行程所需的時間可以一目了然,用彩色鉛筆在各時段上色,便能夠直接管理各項計畫,以及工作與休息的時間分配。此款筆記本適合會議很多,需要嚴格時間管控的人。


全景週記(Panoramic Diary)
這款特別的筆記本可以像筆記型電腦一樣由下往上打開,因為是橫向表格,故以全景週記命名。乍看之下和直寫式週記似乎沒有不同,對預定行程沒那麼多的人而言,使用此款筆記本較有效率。由於表格是空間較大的橫向排列,一個預定行程可記錄較多事項,適合想要直寫與橫寫折衷款週記的人使用。


週記筆記本(Weekly Notebook)
這款筆記本可讓你在橫寫式週記旁再補上筆記。相較於以行事曆為主的筆記本,更適合用來記錄當週發生的事項,並保存下來。比方說對於在店裡工作的人而言,比起未來一週的行程,當週有哪些客人來店裡、發生哪些該記下的事情,像這類資訊的記錄應該更加重要吧。

每月筆記本(Monthly)
這款每月筆記本最適合一整天的行程或跨日出差較多,只需大概記下「今天有什麼事該做」的人。由於筆記本後半部份是筆記欄,月曆欄位不夠寫的內容,可以使用筆記欄做詳細的記載。

筆者一開始是選用直寫式週記作為工作用筆記本,後來發現自己受時間束縛的預定行程較少,筆記本上有不少空白,就換成全景週記來做一週的工作時間管理。
就算使用日誌,還是需要隨身攜帶一本筆記本,才能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資訊全方位記錄下來。
但是,這麼一來兩本筆記本可能會弄混,有必要事先在日誌貼上辨識用的貼紙。

改造成迷你萬用手冊

或許有人想將行程或工作的管理像萬用手冊那樣整理成一本,但行程又沒多到非得使日誌不可。
此時,可以稍加改造口袋型筆記本,讓它變成萬用手冊。
萬用手冊需具備的有(1)行事曆(2)通訊錄(3)工作待辦事項(4)備忘錄,其它還有地圖或地鐵路線圖等若干資訊。無論橫間或純白都可以,準備一本新的口袋型筆記本,進行以下動作吧。

首先,將筆記本後方算起的二十四頁共十二個跨頁拿來當成月曆使用。在每個跨頁左邊頁面依序貼上一至十二月的月曆。如果是需要一整日時間的行程,就可以寫入這個月計畫表裡。
空白的右邊頁面則可用來寫下更詳細的預定、或安排中的計畫。例如,頁面中央可以寫上十五日當天的預定,十八日的預定就寫在稍微下面一點的地方,像這樣子,在書寫時讓時間順序一目了然也不錯。

接下來,將準備貼在筆記本上的通訊錄列印出來,貼在月曆後那幾頁。這裡只要整理出最低限度的幾個重要連絡人物即可。這份通訊錄最注重的是機動性,沒有必要將一查電腦就能立刻找到的資訊全部列印出來,選擇最常發電子郵件或電話聯絡的那些「重要名單」上的人即可。
也可以預留一些空間,以便記下新朋友的電話號碼或聯絡方式,別忘了在上面做個待辦記號,提醒自己是否已同步更新在電腦或手機裡。
筆記後面依序是月曆、通訊錄,填寫工作待辦事項的欄位也是接下去從筆記本後方寫起。這麼一來,由前往後依時序寫下的全方位記錄部分,跟由後往前書寫的工作待辦事項就能分成兩個部分。當兩者會合時,也就是你的筆記本該「畢業」的時候了。

此外,雖說貼上地圖以及電車路線圖也無妨,但既然是筆記本,也可以將這些折好收入擴充內袋,想用時就能迅速取出使用。接下來只要在內袋裡再放進幾張名片,一本萬用手冊便完成了。
不過,這樣的書寫順序只不過是一個參考例子。如果有人不在乎全方位記錄的部分少一點,也可以將兩者順序的調換,將工作相關的內容由前往後寫。
將筆記本當成萬用手冊使用的話,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自由改造手帳的形式。既可以追求自己喜愛的形式,也能隨著興趣改變重做一本新的。那都是全世界獨一無二、只屬於你自己的萬用手冊。


利用日誌來紀錄「時間軌跡」

剛才介紹日誌的那一節裡,唯一沒介紹到的就是每日一頁的「日誌」(Daily Diary)。這是MOLESKINE 筆記本中最像萬用手冊的一款。建議每日行程繁忙或需要寫很多記錄的人使用。
這款筆記本故意模糊行程記錄部分與備忘錄部分的區隔。預定計畫滿的時候,光是行程就能寫滿一整頁,其他預定計畫較少的日子,寫行程的空格也可拿來寫備忘錄或塗鴉。
有一種使用方法能夠活用日誌的這種特徵。就是詳細記錄時間的使用方法,做成「時間軌跡記錄本」
就像減肥時會詳細記錄下所吃的食物及卡路里、運動量等,藉由時間軌跡來審視平時利用時間的方式,就能找到時間的贅肉。如果你不是很清楚每天的時間都用在哪裡,請務必試著實行看看。
執行時間軌跡的記錄時,首先要將一整天的時間做出大略的分類。

接下來用顏色一一區分這些分類。為了不忘記各種對應顏色,可以在筆記本的封面內裡寫上分類規則。
接下來就是照著這個分類,將一天的時間逐一塗上顏色。由於時間的利用方法無法分得那麼清楚,以十五至三十分鐘為單位大略記錄就夠了。
只要持續這個作業一週,就能了解你的生活如何循環,也能找到其中不太滿意或待改善的部分了。這麼一來,就能發現諸如沒有時間跟家人相處、睡眠不足等時間使用面積的不平均,以及用餐、起床、睡眠時間不固定等習慣不夠好的部分。
一旦習慣記錄時間軌跡後,就可以像「今天我想照這樣的計畫行動」這樣,在一天的開始,先在計畫好的時間分類上色,之後再跟實際的時間使用方法做個比較。

記錄前原以為用餐的時間大概是一個小時,正確測量後,才發現從準備到收拾實際上花了兩個小時,時間的觀念也能變得更準確。
記錄時間軌跡能給你一個更加客觀的指標,去看清那些「不知不覺間」浪費掉的時間。學會更準確地推估時間,就不會訂出太過勉強的行程,工作也能更有效率。


引用來源:

書名 - MOLESKINE 「傳奇筆記本」的活用術
作者 - 堀正岳、中牟田洋子
譯者 - 葉小燕、張凌虛
出版社 - 高寶
簡介- 名家最熱愛的傳奇筆記本,第一本詳盡解說MOLESKINE使用方法的創意分享書。


❀ 您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:
 完全解密「水波爐」,真的那麼厲害?

➺ 全球瘋迷鑄鐵鍋,清洗保養方式不私藏

分享至: